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于当日实施。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拓宽融资渠道,便利境内企业和机构跨境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释放部分美元流动性,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
释放美元流动性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跨境融资的上限越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既有利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也会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监管部门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分别将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当时人民币汇率处在升值区间。2022年10月,监管部门转而将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当时人民币汇率处在贬值区间。“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在7.2元附近,此次调整体现了监管层合理引导市场汇率预期的意图。”他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将释放部分美元流动性,发出稳汇率信号。“作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该参数上调和外债额度扩容后,境内市场美元流动性将有所增加,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外部压力,有利于外汇供求平衡,引导市场对汇率走势保持合理预期。”吴丹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消息一出,人民币汇率应声反弹。7月20日盘中,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均较前收盘价涨超500个基点。截至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报7.1811元,较上一交易日涨386个基点,盘中最高报7.1620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867元,较上一交易日涨454个基点,盘中最高报7.1752元。
人民币汇率料企稳
专家表示,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稳增长政策出台节奏和力度,以及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在温彬看来,未来,监管部门“汇率工具箱”依旧较为充足,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工具,可在必要时继续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有效引导。
财政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3年第二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120亿元,比原计划发行规模增加60亿元。
“当前时点宣布人民币国债发行消息,客观上会助力稳定人民币汇率运行。”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在离岸发行人民币国债可在边际上调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平滑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对于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可控。下半年美联储有望停止加息,美元指数易降难升。后期人民币汇率存在由弱转强潜力,年底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再度进入7.0元以下区间。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多空因素交织背景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承压,四季度有望逐步企稳。下半年我国经济基本面趋稳是人民币汇率维持基本稳定的基础;国际收支整体将呈一定规模顺差,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有助于增加国际市场人民币需求。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期指出,人民币汇率走势从长期看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从短期看是测不准的。长短期综合起来看,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人民币汇率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既可能升,也可能贬。“但是往上、往下,都不会偏到哪里去。”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