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阿斯亚木·艾则孜出生在新疆,2015年搬到广西南宁,开了一家新疆风味美食店。
阿斯亚木的店里面有差不多大概30个员工,10个是新疆人,其他都是本地各民族的。“我们之间可能生活习惯不一样,但是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障碍,我们都是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阿斯亚木说。
在社区广场上,阿斯亚木捐赠的两棵石榴树并立而生,一棵叫“同心石榴树”,另一棵叫“民族团结亲情树”。
枝繁叶茂的石榴树,见证了望仙坡社区民族团结,亲如一家。
“广西爱我21年,我爱广西一辈子。”阿斯亚木说。
共富共享,美美与共。
李利的家乡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布依族村寨。从小耳濡目染非遗文化,热爱刺绣、蜡染的她,将心中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转变为带动更多人致富发展的文化产业。
“从开始的几个人的车间,到后面有100多个绣娘跟着我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我就觉得非常有意义。”李利说。
李利说,自己会继续努力,让民族绣娘过上“锦绣”生活,让民族文化更加亮丽。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很大的魅力。虽然我是布依族,但是我觉得我要把这几个民族的绣娘结合起来,团结一心来把民族文化传播好,发展好。”李利说。
跨越山河,心手相牵。
在新疆喀什二中,有一个特殊的班级叫做“泰山班”。
姜莉是山东援疆的第十一批教师,今年是她从教的第28个年头。目前,姜莉担任喀什二中高二年级“泰山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
新疆喀什和山东泰山远隔千山万水,在一批批援疆教师的努力下,新疆和山东之间架起一座教育沟通桥梁。
姜莉告诉记者,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做国家最需要做的事,她一定为边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将知识和智慧播撒在祖国的边疆。
团结一心,情深意长。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第九个签字代表是方财兵的父亲方有富,方财兵说,他小时候父亲经常讲这座碑的故事。
2009年10月12日,方有富老人为各族中小学生讲解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
走进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静静矗立。
“祖辈父辈把民族团结誓词签订在碑上,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各民族团结得像石榴籽一样,永远要跟着党走。”方财兵说。
岁月流转,斑驳的字迹,见证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发放救济粮和生产工具,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渡过难关,各族人民翻身解放,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捍卫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改革开放后,对口支援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走出各民族互助之路……
75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应对挑战中破浪前行,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统筹:吴炜玲
编导:杨慕茜
作者:崔晓强、郭燕
覃广华、达日罕、邵昱魁
配音:王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