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房地产市场,报告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表示,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回顾2024年,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推动再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项已出台的金融政策效应加快显现,房地产市场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在房贷利率政策方面,去年5月份,央行发布多项通知,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同年9月份,央行发布公告,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推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央行出台多项金融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贷利率目前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报告显示,目前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已经完成,惠及超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每年减少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1500亿元,有力支持稳定市场信心,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
此外,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发挥吞吐基础货币作用,是央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创设了新的再贷款工具,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支持了房地产等重点领域。
具体看,去年6月份,央行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于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出后,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并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同年9月份,为进一步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央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比例从贷款本金的60%提升到100%。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作为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这一措施,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进而促进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但未出售的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有效缓解了市场库存压力。
此外,央行还用好抵押补充贷款,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报告显示,2024年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36万亿元。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报告内容可以看出,央行政策将从“短期稳预期”与“长期建机制”两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流动性支持等一系列金融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