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并对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过去一年,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基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高科技取得新进展2021年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大力激发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相关配套的政策,下一阶段,要继续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取得应有的成效,使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稳中求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走深走实,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是激活科技创新效能的关键在这方面,破除现存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一方面,围绕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完善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机构设置,优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组织架构,同时,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应用,增强改革的效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落实相关部门权责分工,强化对改革实效的监测,追踪与评价,持续优化管理服务体系,业务规范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
二是在强化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当前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聚焦基础前沿领域,增强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前瞻性布局基础研究设施,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育,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具体来看,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通过税收优惠,社会捐赠,建立基金等形成持续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快部署和应用5G,融合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速度,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培育基础前沿领域研究的生力军,推进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这些领域的紧缺型人才
三是加快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此,需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管理,激励机制,将我国现有的人才政策落实到位具体来看,可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实施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优惠政策等措施,健全人才发现机制,通过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等,着力提高高等学校基础教育质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异地合作交流制度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岗位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健全人才管理机制,考虑将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应用成果,转化成果纳入科研人员考核体系,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是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的重要内容既要持续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与校企联盟协调机制,通过构建校企联盟的动力机制,信任机制,监督机制,系统协同机制,更好驱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又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的高效对接,还要积极打造数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应用试点,简化审批和服务流程,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数字化,移动终端化和普惠化此外,还需着力提高试验样品的精准度,完善理论检验环节,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的质量
翻开2021年江苏各地科技创新的画卷,创新活力涌动:在苏州昆山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提高至9%,396个项目“揭榜挂帅”,带动企业投入84亿元;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拨投结合”的形式在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与生产设备,高性能网络芯片,癌症靶向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公司;在无锡高新区,发展出从设计,制造,封测到配套的全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获批省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培育集成电路上市企业5家,预计产业规模在2021年突破1100亿元,约占全国九分之一……